2002年,石河子垦区165万亩棉田有120万亩选用了膜下滴灌技术,棉花总产达390万担,均匀单产达300公斤,创前史新高。农八师农业局局长姜振东告诉记者,仅膜下滴灌技术一项就使全师棉花增产了20%,均匀单产跋涉了整整50公斤,就以每公斤籽棉3.5元的市价核算,每亩地可增加收入175元,如此, 仅增产要素就为农八师增加收入近两亿元。若按一个农业职工50亩的均匀承包定额,则农工均匀增收达8750元。 不仅在新疆,中国西部的甘肃、陕西等省区也开端推广和运用这一节约用水新技术。位于中国较干旱的黄土高原上的陕西延安,2001年冬天一次安装了640座选用膜下滴灌技术的蔬菜大棚,本地农民评估运用这种滴灌,又省水,滴水又均匀,作物增产有保证。 在中国内地推广的一同,膜下滴灌技术也受到了中亚国家的喜爱。2000年,膜下滴灌技术在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列宁那巴德州巴巴卡罗那农庄的一片耕作层不到30公分的36公顷的棉田里实验成功,创下了节约用水70%、节肥30%、增产218%的记载,而在此之前,美国、以色列都在这儿进行过运用滴灌技术培养棉花的实验,均告失败。2001年,塔吉克斯坦向中国**正式提出了悉数引入中国膜下滴灌技术的恳求。2002年,作为中国**协助项目,膜下滴灌技术在塔吉克斯坦的推广面积增加到了267公顷。据了解,这一推广面积将有望继续拓展。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教授认为,滴灌技术与覆膜技术的**联络,突破了滴灌技术不进大田的禁区,是世界节约用水史上的一个发明。 膜下滴灌将致使一场农业改造 膜下滴灌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运用成功,带给中国农业乃至世界农业的都是一个大大的惊叹号,其意义绝不仅仅在于节约用水自身。**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跟着这项技术在更大计划的推进,带来的将会是一场一定发作的农业改造。 **研究室归纳司副司长陈文玲认为,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将从根本上改动中国传统的农业用水办法,大幅度跋涉中国水资源的运用率。 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均匀水平的1/4,滴灌是运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10~15毫米毛细管上的孔口或滴头均匀而缓慢地送到作物根部进行有些灌溉的一种灌水技能。实践证明它是如今干旱缺水区域较有用的一种节约用水灌溉办法,水分运用率可达95%,自动化程度高。 滴灌利益: 1. 省水、省肥、省工 滴灌属全管道输水和有些微量灌溉,可使水分的渗漏扔掉降低到较 低极限;一起,因为能做到当令供给作物根区所需的水分,不存在外围水分的扔掉,使得水分的运用功率大大行进;滴灌还可将化肥溶解后,灌入滴灌上肥体系完结水肥同步、均匀地到达作物根系层,然后在行进肥料运用率的一起,节约化肥施用量,减轻田间土壤污染。